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作品库 诗歌库 修心库 法帖库 乐童库 专家库
  1. 当前位置:
  2. 诗歌库
  3. 和大司马白岩乔公诸人送别五首[1]

和大司马白岩乔公诸人送别五首[1]

正德丙子九月,守仁领南赣之命,大司马白岩乔公、太常白楼吴公[2]、大司成莲北鲁公[3]、少司成双溪汪公[4],相与集饯于清凉山[5],又饯于借山亭,又再饯于大司马第,又出饯于龙江,诸公皆联句为赠,即席次韵奉酬,聊见留别之意。

未去先愁别后思,百年何地更深知?

今宵灯火三人尔,他日缄书一问之[6]。

漫有烟霞刊肺腑,不堪霜雪妒须眉[7]。

莫将分手看容易,知是重逢定几时?

谪乡还日是多余,长拟云山信所如。

岂谓尚悬苍水佩[8],无端又领紫泥书[9]。

豺狼远道休为梗,鸥鹭初盟已渐虚。

他日姑苏归旧隐[10],总拈书籍便移居。

寒事俄惊蟋蟀先[11],同游刚是早春天。

故人愈觉晨星少[12],别话聊凭杯酒延。

戎马驱驰非旧日[13],笔床相对又何年[14]?

不因远地疏踪迹,惠我时裁金玉篇[15]。

无补涓埃愧圣朝,漫将投笔拟班超[16]。

论交义重能相负?惜别情多屡见招。

地入风尘兵甲满,云深湖海梦魂遥。

庙堂长策诸公在[17],铜柱何年折旧标[18]?

孤航眇眇去钟山,双阙回看杳霭间。

吴苑夕阳临水别[19],江天风雨共秋还。

离恨远地书频寄,后会何时鬓渐斑。

今夜梦魂汀渚隔[20],惟余梁月照容颜。

【注释】
[1]正德十一年九月,王阳明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,巡抚南赣、汀漳等处,十月归省至越。此诗为王阳明乘龙江舟离南都归越时与同僚唱酬相别时所作。诗见《三希堂法帖》,端方《壬寅消夏录·王阳明真迹卷》。大司马白岩乔公 :乔宇(1457—1524年,一说1464—1531年),字希大,号白岩,山西省乐平县(今山西省昔阳县)人。与王云凤、王琼并称“晋中三杰”,亦称“河东三凤”。 [2]太常白楼吴公 :吴一鹏(1460—1542年),字南夫,号白楼,苏州长洲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,历任南京刑部员外郎、侍讲学士、礼部尚书。数次与尚书毛澄、汪俊与世宗帝力争“大礼”。 [3]大司成莲北鲁公 :鲁铎(1461—1527年),字振之,号莲北,湖广景陵(今湖北省天门市)人,累擢南京国子监祭酒。 [4]少司成双溪汪公 :汪伟(生卒年不详),字器之,号双溪,江西弋阳(今江西省弋阳县)人,汪俊弟,历任南京国子祭酒、吏部左右侍郎。 [5]清凉山 :古称石头山,又名石城山,在今江苏南京市汉中门内。南唐时山半建有清凉道场,故改名“清凉山”。六朝以来,皆守此为固。山中有清凉寺、扫叶楼、乌龙潭及六朝、南唐古井等许多名人遗迹。 [6]缄书 :书信。 [7]霜雪 :此处喻指阴冷的环境,严酷的遭遇。 [8]苍水佩 :即“水苍玉”,杂有斑纹的深青色的玉石,古时用作官员的佩玉。 [9]紫泥书 :古人以泥封书信,泥上盖印,此处指皇帝诏书。 [10]姑苏 :苏州的别称。 [11]寒事 :秋冬的物候。俄 :短时间。 [12]晨星 :早晨见到的星。 [13]戎马驱驰 :喻奔走效力。 [14]笔床 :卧置毛笔的器具。 [15]惠我时裁金玉篇 :引用“金玉裁王度”典故。唐武元衡《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》诗 :“金玉裁王度,丹书奉帝俞。”后用以称颂帝王品德高尚,旷达大度。 [16]投笔 :弃文而就他业,多指弃文就武。班超(32—102年),字仲升,扶风郡安陵县(今陕西省咸阳市)人,东汉军事家、外交家。曾随窦固出击北匈奴获胜,又奉命出使西域,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,使“丝绸之路”重又畅通。 [17]庙堂 :朝廷。 [18]铜柱何年折旧标 :引用“马援铜柱”典故。东汉马援曾平定交趾,封伏波将军。他在交趾立二铜柱,作为汉朝南部国界的标志。后用为咏马援功绩之典。 [19]吴苑 :吴地的园囿,借指吴地或苏州。 [20]汀渚 :水中小洲或水边平地。